时间:2023-01-01 01:51:13 | 浏览:2140
灰色的外墙上
“外挂”了一个橙色的边框
伸出楼栋的老式楼梯
外面罩着一个房子造型的“铁盒子”
改造后的平整路面
被喷成橙色彩漆步道
原本的垃圾区
变成被彩色线条分隔多块的
羽毛球运动场
……
老人散步、遛娃
都有了好去处
进门口就能见到小区被改造得色彩缤纷。记者冷靖华 摄
1月18日
长江日报记者探访了
位于江岸区的惠济路42号小区
这个已经65岁“高龄”的老旧小区
在改造后
如同穿上了橙色运动装的青春小姑娘
充满活力与生机
长江委社区党委书记孙星介绍,惠济路42号小区建成于1957年,共有房屋5栋,居民220户。改造前,小区房屋年久失修,漏雨严重,道路坑洼不平,由于排水不畅逢雨就积水。“小区老人多,占比超过五成,但整体面积不大,公共空间少,楼间距又太过狭窄,室外活动空间极端缺乏。”
记忆中的红砖“回来了”
老居民黄贻瑢,4岁就随父母从南京搬到此地居住,她说在这里住了60多年,看着小区一点一滴地发生变化。“以前,这几栋楼都是红砖房,不是现在这样的灰房子。”
居民坐在休闲桌椅处聊天。记者冷靖华 摄
对此,老居民苏成财也有很深的印象,他说1993年前本是个三层楼的红砖房,1993年修过一次,将清水红砖外墙换成了灰色水木石外墙,又将楼层加高到四层,就连原本坑洼不平的水泥路也换成了花型小地砖。“但很多居民都很怀念原来的红砖房,它承载着很多老居民对那个时代的怀念。”
“改造中,我们尽可能保留并还原这些特色。”为该小区做设计的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金绍华介绍,“老建筑保留有20世纪50年代特色的混凝土栏杆花饰,曾经试图进行还原,但做实验发现,恢复工作量大、费用高,最终我们把红砖融入步行道旁的连续文化墙,再用白色彩砖嵌入,拼成一些字和图像,来体现小区的历史和长江文化。”
摆了30年的修车摊保留下来
在小区进门处,一块10来平方米的空白区域,墙面上可以看见在红砖间以白色砖拼出一个大大的“修”字,特别引人注意。
这个修车摊位保留了近30年,成为小区文化的一部分。记者冷靖华 摄
在这里住了30年的老居民苏成财,正是这个摊位的主人,一名修车师傅。他介绍,1992年,他原本在小区外的马路边摆摊修自行车,1995年在社区安排下,进小区做便民服务,此后一直在这里为附近居民修自行车,特别受欢迎。
“改造前,我们充分了解居民意见和想法。”金绍华介绍,应居民要求,设计时特别将门口的修自行车摊位保留下来。“我们调研过,周边几乎没有其他修自行车的地方了,这里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也是42号小区独有的特点。”
楼梯口加装“轻奢门楼”增添仪式感
灰色的外墙上“挂”了一个橙色边框,伸出楼栋的老式楼梯外罩着房子造型的“铁盒子”……记者探访小区时发现,小区内很多这样如同搭积木一样的设计,很是有趣。
设计师吴莎冰告诉记者,“惠而不费”是他们设计时一直坚持的想法,老小区居民更多的是希望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美化的装饰可以巧妙设计,但不能浪费太多资金,要尽可能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为此,我们并未对楼房的灰色外墙进行改变,而是采取悬挂橙色边框的形式,让楼房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吴莎冰介绍,在入户的楼梯口,需要特别设计一个有仪式感的“轻奢门楼”,还要带上“家”的味道,在和居民、社区反复沟通交流后,才形成现在看到的这种如同罩在楼栋入口的小房子的形式。
新建环小区的彩色步道、羽毛球场
81岁的老居民余春香介绍,小区内楼间距特别窄,楼栋后面都是泥地,走不通;再加上,小区只有最后面摆着一个大垃圾桶,老鼠多,蚊虫也多,“平时不要说在小区内散步,就是走路都不想经过”。
“这里住的大多是老职工,不管老人还是孩子都对公共活动空间需求大。”金绍华介绍,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居民提的这些意见,特意设计了一条环小区的300米“彩色步行道”,沿着这条步行道慢慢散步,走10—15分钟可环小区一周,正好是老年人适合的运动,“施工中,还把这块地坪也进行了提高,解决了下雨洼地积水问题”。
“不光地面改得漂亮,还不积水,楼顶也改得又美又不漏水了。”在这里住了40多年的老居民刘蕊介绍,楼顶铺了隔热板,做了防水,还用橙色画了圆形、半圆形图案,还给每栋楼标了序号。
“改造后,最喜欢的就是羽毛球运动场,这里原本是垃圾区。”居民杨红娣介绍,两年前,随着孩子在惠济路小学上学,自己搬来这个小区住。“儿子喜欢运动,之前没有活动的地方,现在可好了,楼下的彩色步道防滑,什么时候都可以骑车,还有羽毛球场,儿子总和他的小伙伴们约着一块打羽毛球,可开心了。”
“惠济路42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我们区的示范小区,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武汉市的‘网红改造小区’,让这里成为城市有名拍照打卡地。”江岸区建设局老旧小区改造牵头科室负责人盛双全介绍。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冷靖华 通讯员刘斌 编辑:高阳 校对:毛欣
灰色的外墙上“外挂”了一个橙色的边框伸出楼栋的老式楼梯外面罩着一个房子造型的“铁盒子”改造后的平整路面被喷成橙色彩漆步道原本的垃圾区变成被彩色线条分隔多块的羽毛球运动场……老人散步、遛娃都有了好去处进门口就能见到小区被改造得色彩缤纷。记者冷
今天,中央台报道了上海羽毛球场地供不应求的新闻。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还挺嚷小编出乎意料的。竟然是很多中小学的日益场馆关闭,造成活动场地受限。看来,各个中小学的体育资源占着很大的比重。小编在北京也深有感触,之前在一个小学的场馆打球,费用非常的亲
作为来自农村的孩子,大家可能有共同的经历。就是农村羽毛球场地设施比较差,所以农村孩子的第一羽毛球场地极有可能是自己房子前面的一片空地,农村的小广场等。见第一个图。无线无网,有个拍子和羽毛球就可以开打。羽毛球从这里起步,而逐步过渡到羽毛球正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 上海报道最近上海羽毛球爱好者小刘每周一早上7点就会被闹铃闹醒,调闹钟不是为防止上班迟到,而是他承担了一个羽毛球球友群的“重任”:订本周浦东三林体育中心羽毛球场地。上海羽毛球场地人气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最新消息,杭州城西又将增加一处“运动巨无霸”!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三墩文体中心已全面完成建设,预计今年年内正式对外开放。三墩文体中心是继西湖区文体中心之后,杭州城西的第二座大型文体设施。三墩文体中心位于紫金港北路和墩祥街的东北面,西湖区
5月16日,全面升级改造后的潮汕体育馆对公众开放,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开始接待预约的市民。从本月16日起至20日,潮汕体育馆试运行期间,场馆设施免费供市民锻炼,之后将采取低收费以及部分时段免费的方式对外开放。潮汕体育馆新貌。作为我市标志
公园简介:该公园位于沂蒙路与涑河北街交汇西北角,提升改造面积约5000m²。公园以活力运动为主题。设计结合现状绿地,增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公厕、党群服务中心、林荫停车场等,为周边居民及学生提供实用便利的休闲活动空间。球场部分为
周末想运动却找不到场地?小松发现了一处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于一体的综合球馆“酋鹿球场”就在中山街道的柴火空间内一起来看看吧球馆占地面积共约5000平方米一楼场地包括6片室内木地板标准羽毛球场2片篮球场三片标准的室内足球场二楼为乒乓
24日,记者从哈尔滨建设工程信息网获悉,2021 年老旧小区改造道外区第二批改造工程(二次)已经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道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现对该项目的工程施工和监理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计划工期为7月30日至10月30日。资料图依据招标文
来源:红星新闻网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5月27日报道今日,“相约幸福成都”第24届中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丁组(超级组)在双流体育中心正式开赛,这是场馆改造后的首秀。本次赛事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成都大运会执委会联合主办,双流赛区委员会、
我打了14年的羽毛球,我也不知道我懂不懂羽毛球,算不算真正懂羽毛球的人。但是我知道谁是真正懂羽毛球的人,比如林丹、李宗伟、盖德、陶菲克…………今天我就来盘点一下各路羽毛球星(真正懂羽毛球的人)都使用过哪些羽毛球拍,打球都用什么羽毛球。本文按
“人不疯狂枉少年,球不提升枉白练”!“每天不打球,白来世上走”!对于球友而言,每位球友在其接触羽毛球的过程中,总会陷入一种“疯狂热爱”的状态,这些热爱表现到行动上,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为了多打羽毛球,简直憋出了“丧心病狂”的想法和行动。我们就
近日,记者从富拉尔基区住建局了解到,今年,富拉尔基区将全面完成乙区小区、丙区小区老旧散改造及铁路构件厂家属楼三供一业改造;并计划对102栋单散楼实施老旧散改造。乙区小区2020年改造情况目前,乙区小区已完成地下供水管网、排水管网、供暖管网的
已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道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现对该项目的施工和监理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计划工期为4月30日至10月30日。依据招标文件,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6.7万平方米。项目分四个标段,分别为:第一
"哈尔滨市道外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经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道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现对该项目的工程施工和监理进行公开招标。该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95.6万平方米,共划分为六个标段,计划工期为5月1日至10月31日。第一标段总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