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17:51:56 | 浏览:895
武汉又又又又出圈了。
4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个人微博上po出了黄鹤楼,并附文“武汉传统现代交相辉映”,让世界再次看到了武汉。
截止至4月25日10点,这条微博点赞量3.1万,吸引无数武汉摄影师在评论区展示同款视角,为武汉打call。
确实,环线纵横交错、绿色森林密布,混搭3500年历史下璀璨的名胜古迹,在武汉制造了无数奇妙的视觉风暴。
一个转角,看到黄鹤楼与火车同框;一个抬头,红色晴川桥跨越庄重的铁门关;跟着航拍器飞上天空,宝塔被绿树包围,禅意悠然,身后高楼矗立。
新与旧在武汉完美融合,构建了一个妙趣的世界。武汉还能有多炫酷?一起来看。
○ 黄鹤楼与武汉绿地中心
○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 归元寺与鹦鹉洲长江大桥
○ 黄鹤楼与武汉长江大桥
○ 黄鹤楼与长江
○ 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和龟山电视塔
○ 解放公园
○ 宝通禅寺
○ 浙江大楼
○ 紫阳公园的紫阳阁
○ 黄鹤楼与武汉长江大桥
○ 鼓楼洞
○
司门口天桥
○ 黄鹤楼与京广线
○ 江汉关博物馆
○ 黄鹤楼公园内的白云阁
///
因为不同的景色
让我们见识到城市的千姿百态
也正是我们喜欢的风景
组成了这个城市的风貌
这就是武汉
常看,常新
*文旅君提示:请广大市民朋友做好个人防护,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不扎堆、不聚集,文明用餐,注意咳嗽礼仪。进入景区、文博场馆等场所,请严格遵守“六必”防控措施(即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场所码必扫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行程码必出示)。
编辑|朱庆凡
摄影|廖晨阳、黄大头、陈丹妮
设计|蕙 鹅
今日话题
Topic
你最爱武汉的什么?
发现我们
Contacts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
版权所有,转载请留言或联系
whlywtg@126.com
武汉,一座英雄城市;荆楚,一城英雄人物。从武昌起义,到阳夏之役,在北伐战争“护法救国”,到抗日战争揭开中国反法西斯斗争的光辉一页,武汉历经战火硝烟而愈发坚强。疫情初至,武汉果断封城,无私无畏的武汉人民彰显国人担当。去年,武汉经济快速回暖,重
武汉周边都是小城市,经济太差,武汉压力太大,这就是武汉的担当堂堂一个黄冈市,市区黄州区去年的GDP竟然只有301.6亿元,远低于麻城市的410.25亿元,比武穴市也低了46个亿!黄冈至今还是一个单市区地级市,市区不强,导致整个黄冈一直没有发
12月16日上午,政协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的方式,选举陈革鸿为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主席,陈彩凤、郭丽纯、李文洲、张明东为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副主席,郭丽纯为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秘
武汉市汉阳区2021年目标巩固工程设计建造产业优势支持中铁十一局第二总部、中南科研设计中心、省交投实业总部等项目建设,整体提升南部四新新城总部区环境和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九州通健康城建设,新引进大健康产业项目20个,以恒信德龙等龙头企业为引领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武汉,位于我国的华中地区,是湖北省的省会,简称“汉”,别称江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越的自身条件,使得武汉最近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让大家都有目共睹。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
(上图中间高楼就是武汉著名的高楼“平头哥”绿地中心,它位于武昌长江畔,其设计是666米的中国第一高楼,因为航空限高被迫降到475米而封顶)中新社武汉2022年9月20日电发文称:武汉、鄂州、黄石、黄冈(以下简称“武鄂黄黄”)四市20日签署推
(上图:武汉江江畔的丁字坝,它是一段伸入江水中的堤,呈“丁字形”,可以减轻江水对大堤的冲击,延长江堤的使用寿命和抗潮防汛的强度。)近日的武汉城市圈被调整为武汉都市圈后,引发了各界的热议。武汉城市圈的概念最早是由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在20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芳婷)9月23日,武汉市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重点示范项目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市正扎实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建设,与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今年8月,《“十四五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张易博)9月23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全市召开的清廉武汉建设工作调度会上获悉,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重点任务和短板弱项,进一步完善清廉武汉建设协调推进机制,依托清廉武汉七大载体建设,精准发力,推动清廉
金秋9月,气温由暑转凉,一批建筑工地也迎来了建设的黄金期。近日,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记者了解到,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承建的佛祖岭还建房项目抢抓降温的有利条件,加快施工建设,近日该项目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正式转入装饰装修阶段。佛祖岭还建房项目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3日讯(通讯员李琼)9月23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出公告宣布:2022年“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医疗卫生领域人才申报即日启动,面向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选拔100名“武汉英才”。这100名“武汉英才”,将在武汉地区医疗
大城崛起,一鸣惊人,霓虹灯火,人世繁华。武汉,一座现代与古典并存的城市,它因大江而浩浩荡荡,因大湖而情意绵绵,古老的历史于这里展开一幅漫长而又厚重的画卷。画卷之上,城市的每一个建筑都是一个文化符号,城市的每一块砖瓦都是历史留下来的印迹。有人
2021年,外媒眼中的武汉到底是什么样子?海外朋友圈里,哪些武汉元素火了?12月28日、29日《参考消息》连续两天聚焦武汉分别刊发了《2021,外媒眼中的武汉》《海外朋友圈里的武汉:满城的烟火,与现代都市交织》两个整版解读这一年惊艳世界的武
相信大部分选择留在武汉工作的小伙伴,最初的想法都差不多。要么是因为家在湖北,留在武汉工作想离家近一点;要么是因为在武汉上大学的原因,渐渐地习惯了武汉的生活。作为一个黄石阳新人,从老家到武汉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到车程。从上大学到工作,在武汉待了十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黄哲 吴婕)截至2021年11月底,武汉市在境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已开通12个外宣账号,累计粉丝数突破270万,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亿人次,获外交部华春莹、赵立坚,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等一批海内外知名人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