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7 05:46:49 | 浏览:728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1日讯(记者朱文秀 通讯员肖琳洁)在9月20日结束的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群众体育类乒乓球比赛中,武汉队包揽全部12个组别的金牌,展示了国球在武汉雄厚的群众基础。
武汉乒乓球创造历史。(沈博林供图)
湖北省运会群众体育类乒乓球比赛(地方组)于17日在宜昌开打,比赛设4个团体8个单项共12个组别。在20日A组男单决赛中,武汉队江涛对阵荆州队陈世博,这是本次比赛的最后一战。此前,武汉队拿下了全部11个项目的金牌,如果此战再胜,武汉队将实现金牌包揽。本场比赛不仅电视直播,而且吸引了所有在场人员的关注。重大压力之下,江涛不仅首局脆败,而且第二局开局0:5落后,关键时刻,江涛在教练的指导下调整了战术,最终上演了惊天逆转,以3:1翻盘成功,帮助武汉队完美收官。
江涛精彩救球。(沈博林供图)
本次武汉队的主教练是市乒协秘书长沈博林,他同时也是武汉乒乓球男队主教练。他介绍,武汉乒乓球队能在省运会上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市乒羽网运动中心与市乒协在去年全运会后共同建立的重点选手人才库。去年全运会后,市乒羽网运动中心将参加包括省运会、武汉全民健身运动会在内的全国、省、市各级比赛各年龄段的前8名选手都录入人才库,为下一届全运会、省运会两大赛事储备人才。
参加本次省运会乒乓球群众组比赛的武汉队以去年全运会运动员为班底,是一支以老带新的队伍,球队从6月底开始集中训练,每周训练三次,到7月底开始每天晚上集中训练。“武汉市体育局高度重视,要求市乒羽网运动中心与市乒协按照全国比赛的标准组建队伍,不仅为球队提供了专业训练场地,还配备了多名专业教练、医疗和后勤团队。”沈博林说。
正是有了强大的后勤保障,武汉队年龄最大的选手朱淑华像战士一样全年都在征战。朱淑华今年60岁,是去年全运会湖北女团的主力选手,在去年全运会后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省运会集训,并在本次省运会女团、女双两项比赛中发挥出色,帮助武汉队顺利夺金。“她一直有伤在身,长时间的集训和比赛让她在体力和精神上付出最多,但她从来没有提过条件,团结队友奋力拼搏,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沈博林说。
朱淑华在比赛中。(沈博林供图)
夺得B组男团冠军、男单、男双亚军的柯鑫是武汉队中成名最早的名将,他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上就曾代表湖北队在男单项目中站上领奖台,本次省运会被寄予厚望。不过,在本次比赛中,他一直有伤在身。巨大压力下,他在男团比赛中丢掉1分,险些酿成大错,好在经过队医治疗和教练的疏导,柯鑫调整了状态,在男单半决赛中完成了复仇之战,最终与队友陈畅会师决赛。
柯鑫接受教练指导(沈博林供图)
正像沈博林所讲的那样,武汉队“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队员们克服了多重困难,发挥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才是武汉乒乓人的最大收获”。至此,2022年省运会武汉乒乓代表团在中学生组、体校组、群众组三大项54枚金牌的角逐中席卷42金,并取得奖牌总数、金牌总数和总分三项第一的优异成绩。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武汉,一座英雄城市;荆楚,一城英雄人物。从武昌起义,到阳夏之役,在北伐战争“护法救国”,到抗日战争揭开中国反法西斯斗争的光辉一页,武汉历经战火硝烟而愈发坚强。疫情初至,武汉果断封城,无私无畏的武汉人民彰显国人担当。去年,武汉经济快速回暖,重
武汉周边都是小城市,经济太差,武汉压力太大,这就是武汉的担当堂堂一个黄冈市,市区黄州区去年的GDP竟然只有301.6亿元,远低于麻城市的410.25亿元,比武穴市也低了46个亿!黄冈至今还是一个单市区地级市,市区不强,导致整个黄冈一直没有发
12月16日上午,政协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的方式,选举陈革鸿为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主席,陈彩凤、郭丽纯、李文洲、张明东为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副主席,郭丽纯为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秘
武汉市汉阳区2021年目标巩固工程设计建造产业优势支持中铁十一局第二总部、中南科研设计中心、省交投实业总部等项目建设,整体提升南部四新新城总部区环境和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九州通健康城建设,新引进大健康产业项目20个,以恒信德龙等龙头企业为引领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武汉,位于我国的华中地区,是湖北省的省会,简称“汉”,别称江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越的自身条件,使得武汉最近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让大家都有目共睹。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
(上图中间高楼就是武汉著名的高楼“平头哥”绿地中心,它位于武昌长江畔,其设计是666米的中国第一高楼,因为航空限高被迫降到475米而封顶)中新社武汉2022年9月20日电发文称:武汉、鄂州、黄石、黄冈(以下简称“武鄂黄黄”)四市20日签署推
(上图:武汉江江畔的丁字坝,它是一段伸入江水中的堤,呈“丁字形”,可以减轻江水对大堤的冲击,延长江堤的使用寿命和抗潮防汛的强度。)近日的武汉城市圈被调整为武汉都市圈后,引发了各界的热议。武汉城市圈的概念最早是由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在20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芳婷)9月23日,武汉市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重点示范项目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市正扎实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建设,与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今年8月,《“十四五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张易博)9月23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全市召开的清廉武汉建设工作调度会上获悉,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重点任务和短板弱项,进一步完善清廉武汉建设协调推进机制,依托清廉武汉七大载体建设,精准发力,推动清廉
金秋9月,气温由暑转凉,一批建筑工地也迎来了建设的黄金期。近日,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记者了解到,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承建的佛祖岭还建房项目抢抓降温的有利条件,加快施工建设,近日该项目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正式转入装饰装修阶段。佛祖岭还建房项目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3日讯(通讯员李琼)9月23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出公告宣布:2022年“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医疗卫生领域人才申报即日启动,面向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选拔100名“武汉英才”。这100名“武汉英才”,将在武汉地区医疗
大城崛起,一鸣惊人,霓虹灯火,人世繁华。武汉,一座现代与古典并存的城市,它因大江而浩浩荡荡,因大湖而情意绵绵,古老的历史于这里展开一幅漫长而又厚重的画卷。画卷之上,城市的每一个建筑都是一个文化符号,城市的每一块砖瓦都是历史留下来的印迹。有人
2021年,外媒眼中的武汉到底是什么样子?海外朋友圈里,哪些武汉元素火了?12月28日、29日《参考消息》连续两天聚焦武汉分别刊发了《2021,外媒眼中的武汉》《海外朋友圈里的武汉:满城的烟火,与现代都市交织》两个整版解读这一年惊艳世界的武
相信大部分选择留在武汉工作的小伙伴,最初的想法都差不多。要么是因为家在湖北,留在武汉工作想离家近一点;要么是因为在武汉上大学的原因,渐渐地习惯了武汉的生活。作为一个黄石阳新人,从老家到武汉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到车程。从上大学到工作,在武汉待了十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黄哲 吴婕)截至2021年11月底,武汉市在境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已开通12个外宣账号,累计粉丝数突破270万,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亿人次,获外交部华春莹、赵立坚,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等一批海内外知名人士关注。